受浸辅导课程——10.教会生活与聚会(3)


三 基督徒对教会的基本责任——事奉
“聚会”的责任我们谈过了,现在让我们来谈“事奉”的责任。我们千万不要以为,信了耶稣,又经常聚会,已经很好了,为什么还要参与事奉?事奉岂不是教会牧者的责任吗?如果我们这样想就是错极了。要知道,爱我们,才赐给我们事奉祂的机会,因为事奉神的职份,原是最宝贵不过的。
虽然天使比世人的能力大得多,但许多事奉工作,神却没有差派天使去做,却特别喜爱使用我们去承担,因为神爱我们,喜欢与我们同工。神又盼望我们在与祂同工之时,能了解祂的性情,借此可以与祂同心。神喜欢提拔祂的儿女,使我们得到丰富的赏赐。所以,我们事奉不是一种重担,而是一种极大的福气。
从前,在旧约时代,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事奉神的,就是大卫王,或其他任何君王,都不准事奉神,因为神只将事奉祂的权利赐给利未支派,又将做祭司的权利赐给非尼哈和他的后裔,因为在以色列人犯罪拜巴力比珥偶像之时,神降下瘟疫杀了二万三千人,而非尼哈却有耶和华忌邪的心,他不但没有拜偶像和行邪淫,反而看见一个以色列人的族长与一个外族女子行淫,他就把他们杀了,耶和华十分欣赏他这种忌邪的心,与他立约,赐他和他的子孙可以有资格永远为祭司,其他任何人都不准事奉神。
可是,到了新约时代,圣经淸楚地告诉我们,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,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成了圣洁,都蒙神拣选,都有祭司的资格,都可以事奉神(参考彼前二5;启五10)。因此,基督教不像天主教有“圣品人”和“平信徒”的阶级分别,基督教主张任何一位基督徒都有资格做任何一样圣工,包括讲道,主持施浸,擘饼记念主,或别样最重要的圣工,只要他的灵性好,有足够的属灵知识和装备,在事奉上有供应即可,没有计较到圣品人与平信徒的分别。亲爱的读者,你现在信了主,又快要受浸加入教会了,从今以后,你应该尽你的力量去参与事奉。
关于人人都应该有事奉的真理,圣经有许多这样的教导。例如:
圣形容基督是“头”,教会就是“基督的身体”,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就是这“身体中的肢体”。若要“身体”健全,每一个肢体就必须发挥他的“功能”,彼此服事,这样才能“建立基督的身体”(林前十二12~27;弗四12~16;罗十二38),这就是“人人事奉”的意义了。
主耶稣又指出,我们基督徒都像一些仆人从主人领受了一些银子,当作本钱去为主人做生意。当主人回来的时候,我们必须向主人交账。主说,那领了五千两银子作本钱的仆人来对主说:主阿!请看,我又另外赚了五千。那领二千两银子的仆人也来对主说,主阿!请看,我又另外赚了二千。主人分别称赞这两个仆人说:“好,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,你既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,我要将许多事派你管理,你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。”唯有那领一千两银子的仆人来对主人说,我没有拿这些钱去做生意赚钱,现在原银奉还给你。主人却说:“你这又懒又恶的仆人……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,到我来的时候,可以连本带利收回……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。”(太二十五14~30)所以,一个不事奉的基督徒,等到主回来之时,他必要受责罚,他必要后悔一生没有参与事奉,有如被赶到外面黑暗哀哭切齿的仆人一样。
记得主耶稣快要离开门徒被钉十字架之前,他对门徒说:“我在父里面,父在我里面……你们当信我……即或不信,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,我实在告诉你们,我所做的事,信我的人也要做,并且要做比这更大的事,因为我往父那里去。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,我必成就。”(约十四10~13)主耶稣的意思是要指出,因为他做天父要他做的事,这就证明他是在父里面。同样,如果要证明我们是在主里面我们就必须做基督所做的事。反过来说,我们若不做主所做的事,就证明我们不是在祂里面。这也是说,我们不是真基督徒,因为我们不做基督所做的事。就像一个酒徒,若不饮酒,怎可能是个真的酒徒?—个赌徒若不赌钱,绝不可能称他为赌徒。所以,作为一个基督徒,是不能不做基督所做的事,就是参与教会事奉的事。
教会希望每一个弟兄姊妹按自己所得的恩赐,或多或少总要参与事奉。或在团契里、或在主日学里、或在教会的行政上、或在各种聚会中、或传福音、或清洁杂务、或探访代祷、或牧养喂养、或讲道施教、或主持圣礼、或安慰鼓励、或捐输救济……无论如何,各人总要找一些工作岗位去参与事奉。
按新约圣经的教训,只有总动员事奉才能满足主的心意,就如圣经形容我们各人是基督身体上的肢体,各肢体都有不同的用处,从来没有一个肢体是没有用的。所以,我们在教会里,人人都应该参与一种事奉,发挥出自己为肢体的“功能”来,好“建立基督的身体”,这意味着“全体总动员事奉”,像全身每一个肢体都发挥出它的功能一样。
为了达成人人事奉的目的,我们的口号是:
“全民皆兵”;
“人人都是传道人——我们每一个人若不是全时间传道,就自然是带职或带学业传道”;
我们的‘正职’是服事主,我们的‘副业’才是做君王、做医生。”
当我们在事奉上有了好名声,为众人所佩服和敬重,在多方面能以做众信徒的榜样之时,教会会遵循组织上的程序,选立你做主日学教师,或团契的职员,进而立你为教会的“执事”,或别种名称的岗位,甚至你成了全教会最德高望重的人物,做教会的“长老”,专心照顾教会,像照顾自己的家一样。也许,神认为你很有潜质,很有爱人灵魂的心,也很羡慕被神使用,于是,神就借各样的感动,使你领会到祂的“呼召”,要你奉献一生做全时间的傅道人,像你教会里牧养你的牧者一样。
任何事奉主的岗位都是神圣的,都是尊贵的,因为我们事奉主,主会记念我们的劳苦,为我们存留在天上的赏赐。事实上,世上再没有任何工作比事奉主更尊贵了。因此,有一个神的仆人写信劝勉他的儿子说:“你千万不要跌倒,从做天国大使的身份,跌到做世上的君王。”可见事奉主的人是最尊贵不过的。他日倘若教会真的选立你参与什么事奉,你当以一种蒙恩欢喜得跳起来的心情来承接;当然,如果你所装备的属灵份量不够,你也千万不要贪爱教会里的高位,那是非常危险的。
教会期望每一个弟兄姊妹都热心主动的去找机会参与事奉,达到全教会总动员的目标。当然,我们也要顾及自己的事业、学业、家庭生活,务求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美好的见证。我们不能因为参与事奉而影响我们的学业失败,或影响我们的事业崩溃。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不能因事业和学业而影响我们的事奉失败,以致我们的生命不蒙神记念,教会的圣工受到障碍。要留心使两方面都平衡,这样才能得神的喜悦。在考虑平衡之时,我们不可忘记一个原则,就是我们活着就是基督。所以,一个爱主的人,决不可能事奉世上的“老板”比事奉“用宝血买赎他的主”更忠心。反之,在事奉主的时候,若发现神越来越重用他,他就用更多的时间来事奉主,直到最后,他感到神要用他整个人,整个时间,于是他就毅然的放下自己的学业和职业,作一个全时间的传道人了。
四  基督徒对教会的基本责任——为主发光
教会的“聚会”与“生活”都谈过了,现在我们要来谈谈“个人的灵性与品德”了。如果我们只在团体中表现得很热心,很像一个基督徒,但在私下的生活中,个人的品德灵性却是一团糟的话,我们还是一个虚伪的基督徒,所以在私下的生活中,我们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责任。
品德
读者不要以为会祈祷,会唱诗,又明白许多道理,别人就会看出你是一个好基督徒。未信主的家人朋友们注意我们的是什么呢?是注意我们的品德为人有没有比一般人好,不是注意我们会不会唱诗,会不会祈祷。主耶稣说:“你们是世上的光……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灯台上,就照亮一家的人;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,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,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。”(太五14~16)意思是说,未信主的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,知道是因为我们信了耶稣,成为天父的儿女的缘故,才有这样好行为的表现,这就是“光”的作用了。身为基督徒,若没有比世人更好的表现,怎能叫未信主的人相信,信耶稣是好的?圣经在这方面有许多道理教训我们,例如:
主耶稣说:“不要与恶人作对,有人打你的右脸,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;有一人想要告你,要拿你的里衣,连外衣也由他拿去;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;有求你的,就给他;有向你借贷的,不可推辞……要爱你们的仇敌,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,这样,就可以做你们天父的儿子,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给义人,也降给不义的人……你们要完全,像你的天父完全一样。”(太五39~48)
主耶稣又说:“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,像我爱你们一样,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。”(约十三35)
总而言之,我们心信了耶稣的人要立志,一生绝对弃恶从善、不沾染污秽、要有礼貌、仪表要合乎圣徒的体统、在家要孝顺父母、在校要勤奋好学、在外要忠诚有信、肯吃亏而不发脾气、言语柔和、绝不骂人、对得罪自己的人要乐意饶恕、对贫乏者乐意尽力帮助、态度要谦让、待人要有爱……无论如何,要使别人因你的品行敬佩你、羡慕你、效法你,见证你的好行为是由基督的福音而来的。读者千万不要以为,这婆婆妈妈的道理,是人人都会行的。圣经时代那些抄写圣经,讲解圣经的文士,主耶稣就是指他们“能说不能行”,因此主斥责他们“假冒为善”。圣经的教训是要用来行的,不是用来“说说听听”的。笔者再三的劝读者要做“老实人”,老老实实的行这些德行的道理。
灵性
“品德”是对人,“灵性”是对神。灵性好的人,品德也一定好。怎样才能有好的灵性呢?要有好的灵性就要有好的“灵修生活”(请参考本书第四课“灵修生活”)。灵修生活就是我们操练“敬虔”的日常生活。圣经指出:“操练身体,益处还少,惟独敬虔,凡事都有益处,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,这话是可信的,是十分可佩服的。”(提前四8~9)圣经的意思是说,“敬虔”是不可以一日千里的,就像操练身体不可能一日之间就强健起来一样。读者要有耐性,将灵修生活维持成为一种一生不变的“习惯”,天天灵修,宁可一天不吃饭,不要有一天没有灵修。要知道,“习惯”养成了,我们就不再为兴趣,或为需要才去做,就像我们天天习惯了刷牙一样,但我不再为兴趣,或为需要去刷牙,我们并不常常想刷牙有什么需要,我们只感到,哪一天不刷牙,哪一天就不舒服就是了。也许我们按“习惯”去做事,没有什么“味道”,但是不管你感到有味道也好,没有味道也好,它实际上还是一样产生功效的,因为“味道”只不过是一种感受而已,功效却是客观的事实。正如刷牙一样,不管你感到有没有味道也好,刷牙还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。初时我们灵修读经和祷告,会感到枯燥无味,但当我们忍耐着继续灵修,渐渐地,我们明白圣经了,我们与神的关系也亲切得多了,我们就会感到,灵修生活非常甘甜,因为天天都得到不同的圣经亮光,渐渐深入明白主是何等的宝贵与可爱,而自己的灵性也越来越强,能以活出主耶稣基督那种人见人爱的样式,生活有了高尙的原则,做人有了更高的价值观,人生有了更宝贵的使命感,这些都是无价之宝,是世上所有富有人家不能买得到的。
美好的灵修生活,必然同时为我们模造成为一个“敬畏神”的生活。我们的灵性好与坏,与我们是否敬畏神,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。所谓“敬畏神”,就是“怕神”。读者千万不要以为神只是“慈爱的,不轻易发怒的”,其实神也是一位“严厉可怕”的神。对于那些肯悔改的人说,神是慈爱的;对于那些不肯悔改,反而想要利用神的慈爱来放胆犯罪的人,神是极其可怕的。正如圣经说:“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。”(来十31)关于要惧怕神的道理,圣经里面比比皆是。我们中文圣经译作“敬畏神”的字句在英文圣经或原文圣经则是“ FEAR GOD”,直译应该是“惧怕神”。很可能因为中文译作“敬畏神”,我们就注重了“敬”字,而忘记了“畏”字,以致我们忽略了神原是可怕的。
为什么惧怕神是那么重要?圣经说:“敬畏耶和华,是智慧的开端。”(箴九10)既然是“智慧的开端”,当然就是明白一切真理和神的旨意最基本的先决条件,也就是要追求好灵性必须的第一步了。例如:
十诫中的第三诫说:“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。”(出二十7)意思当然就是要尊敬神,不可随便以神的名来开玩笑或随便起誓,人若随便将神的名来开玩笑,究其因,就是因为人不怕神的缘故。
我们因为怕神才不致犯罪,就如做儿女的,因为怕爸爸的威严,才不致犯家规;我们又因为怕神才一无所惧。有一位神的仆人死了,他墓碑的两旁刻了两句话:“他什么都不怕,因为他怕神。”
我们又因为怕神,我们才在敬拜祂的事上庄严起来;不怕神的人,就会用跳舞、大叫,和许多不庄重的仪式和行为来敬拜神。
我们又因为怕神,我们才不会随便骂人,因为圣经说:“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,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神形像被造的人……这是不应当的。”(雅三9~10)又说:“天使长米迦勒为摩西的尸首与魔鬼争辩的时候,尙且不敢用毁谤的话罪责他,只说,主责备你吧!”(犹9)
我们又因为怕神,我们才不怕死,因为主耶稣说:“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,不要怕他们,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,正要怕他。”(太十28)
我们又因怕神,我们才不敢批评别人,而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,正如圣经说:“你这人哪,你论断行这样事的人,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,你以为能逃脱神的审判么?还是你藐视他丰富的恩慈、宽容、忍耐、不晓得祂的恩慈是领你悔改的呢?你竟任着你刚硬不悔改的心,为自己积蓄忿怒,以致神震怒,显祂公义审判的日子来到,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。”(罗二3~6)
我们又因为怕神,我们才奉公守法,顺服在上掌权的,做个好公民,就如圣经说:“在上有权柄的,人人当顺服他,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,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。所以抗拒掌权的,就是抗拒神的命,抗拒的必自取刑罚。作官的,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,乃是叫作恶的惧怕。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么?你只要行善,就可以得他的称赞,因为他是神的用人,是与你有益的。你若作恶,却当惧怕,因为他不是空空佩剑的,他是神的用人,是伸冤的,刑罚那作恶的。所以你们必须顺服,不但是因为刑罚,也是因为良心。你们纳粮,也为这个缘故,因他们是神的差役,常常特管这事。凡人所当得的,就给他;当得粮的,给他纳粮;当得税的,给他上税;当惧怕的,惧怕他;当恭敬的,恭敬他。”(罗十三1~7)
 

 






上一篇:受浸辅导课程——10.教会生活与聚会(2)
下一篇:受浸辅导课程——10.教会生活与聚会(4)